橫山家之味.jpeg   家人真的是很親近,卻又很遙遠的存在。當這句話出現在封面時,我的確地被憾動了,眼睛也跟著灼熱起來,很簡單的幾個字眼,卻有著不容小覷的強勁力道,它引發了我的共鳴,耳邊剎時傳來嗡嗡的聲響,就好像有人把我內心的話說出來似地。只是這箇中滋味並非每個人都能體會,因此我一直以為沒人會懂,直到我看到這句話時,心裡的某個部分彷彿也被療癒了呢!(笑)

 

   悶熱的夏末季節,良多一家人揮汗如雨地走在漫長的石階路上,是我對本書最初的印象。不知怎麼的,我對恬靜、樸拙的小鎮總有一份說不上來的好感,或許是能讓心情平靜下來的緣故吧!若要用一首曲子來形容《橫山家之味》,我想它會有點像夏川里美的歌聲,不是很大眾化的,卻會是你一個人在淋浴或散步時隨口哼哼唱唱的樂曲,這種不著痕跡的穿透力,無須多言,只須微微地頷領稱是即可。

 

    在是枝裕和的字裡行間中,並沒有太多矯情的橋段,反而是用再稀鬆平常的場景來表現出橫山家各自的缺口。這樣的反差其實是很殘酷,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心卻離得好遠的,只不過沒人開口,也就無須戳破著隱約帶點強顏歡笑的場景。

 

    老是被拿來和大哥比較,也理所當然被家人忽略的良多,其實很渴望父母親的關愛,不然不會在乎兒時在玉米田說出那句話的人是他,但大哥的早逝,讓他們的心也跟著死去了。母親用厭惡的口吻表示要那位男孩一輩子都懷著對大哥的歉疚感活下去;父親則是終日鬱鬱寡歡,因為再也不會有人繼承家業,扛起診所的這塊招牌。

 

   我想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情人也好,每個人多少都有一些不被其他人所能理解的部分,有時候不免會在心底嘀咕,怎麼你們就是不能了解呢?或是單純希望有人能在你還未開口前,就先明白你心中的所想所願,甚至一同或喜或悲。人生總是帶有那麼一點灰色,多少參雜了寂寞無助、忿恨不平,亦或是含有指責的意味在,而這些林林總總的生活況味,卻是我們生命中最柔軟,也最需要真誠以對的本質問題,不是嗎?

 

 

Ps:本書的譯者為鄭有傑,因為很欣賞他在波麗士大人中的演出,特別寫出來跟大家分享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雜揉之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